
李迎兵以长篇小说《沐月记》获得诗经文学奖优秀作家奖
10月10日下午,首届诗经文学奖颁奖盛典晚会,在辽宁省鞍山市龙源假日温泉酒店举行。作家李迎兵以长篇小说《沐月记》获得诗经文学奖优秀作家奖。 李迎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协、北京作协会员。曾长期担任鲁迅文学院普及部辅导教师,现为文联专业作家。出版上市长篇小说《沐月记》《狼密码》《狼狐郡》《校园情报快递》《雨中的奔跑》及中短篇小说集《温柔地带》《美人归》和点评集等多部共六百多万字。《温柔地带》在《滇池》和《小说月报》主办的“中国短篇小说精品展”推出,多家刊物转载。央视读书频道和《文艺报》予以介绍及评论。在北大、北师大、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作过百场文学演讲。《雨中的奔跑》曾获得首届张爱玲文学奖,入选山西省委三晋英才奖励计划,曾获得中国作协萧军研究会鲁迅-萧军杯奖。 《沐月记》入选推出多位茅奖作家新作的出版品牌项目“中国专业作家典藏文库”,晋京渝津等地举办三十多场新书发布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政府主办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前门大街书店之夜《沐月记》专场。专家在评论中称,《沐月记》的百年史诗性鸿篇巨制的大开大合,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让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展现出更加玲珑剔透的、爱与力的霈霖咏唱。 本次诗经文学奖由千思文化读书会发起,与华夏传统文化研究会、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华语作家网联合主办,鞍山传媒集团艺术中心等单位承办及多家海内外协办单位。自2022年1月发布《首届诗经文学奖(国风奖、小雅奖、大雅奖)面向海内外华语作家诗人征集文学佳作》启事以来,组委会共收到近千件参评文学作品,经过评委会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产生八位主奖项获得者。罗福基《诗经里生气勃勃的植物》、白衣书生《你是我的荒原》、王会东《都山极顶行》、贺壮《风尘传》、李羚《木鱼石记》、马亭华《煤炭书》、张杰《红山女神》、王福利《诗经是一本故事书》等分别获得其他奖项。 本次获奖的还有获得杰出诗人称号的萨仁图雅,系国家一级作家,骏马奖获得者,辽宁省作协顾问;李书文系辽宁省作协诗词学会原会长。
《2024中国年度诗歌选》征稿启事
为更好地展示当代诗人阅读样本,旨在汇聚全国文学创作的最新成果,为读者呈现集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于一体的文学精品。《渤海风》编辑部,拟于2025年2月编辑出版《2024中国年度诗歌选》。征稿事宜如下: 一、征稿对象: 全国诗人及文学艺术爱好者,均可参加;可自荐或推荐他人作品。 二、体裁:现代诗。 三、作品要求: 观照精神家园,抒写时代变迁,鼓励浪漫诗意的美文写作,传承优雅汉语,展现中文魅力。注重作品的文学品位,鼓励作者想象力丰富、叙事灵动飞扬、呈现锐气与才情的丰美润泽之作,重视在大时代背景冲击下发出的个人内心之声。 四、投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凡2024年度发表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报纸文学副刊及网络平台上的新诗作品,均有资格入选。 诗歌题材、风格不限,每首20行以内(含题目和空行)。每位作者限寄一次,限寄2-3首,请不要重复邮寄。电子稿件请以粘贴和附件两种形式发送;附件发送,标题为宋体小三号,正文为宋体小四。请在每首诗后注明原发表报刊和期数和日期,稿末附详细通联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以便邮寄样书。 本年选为自筹,入书购书自愿,不需要样书的入选诗人,不影响作品入选。入书实行三审三校,来稿均须为原创,如侵犯他人著作权,一经发现,取消入选资格,一切由作者本人负责。 五 、 投稿邮箱及要求:spbhfzz@126.com。标题注明:“中国年度诗歌选+作者姓名”。 六、征稿时间:即日起2024年12月25日止。 《2024中国年度诗歌选》编委会 《 渤海风》编辑部
纪念中华风杂志创刊二十周年——“我与《中华风》”主题征文启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年,《中华风》杂志迎来创刊20周年。20年来,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传统文化,记录中华风采;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为纪念《中华风》杂志创刊20周年,我们特举办以“我与《中华风》”主题征文活动,面向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合作伙伴和忠实读者,征集优秀作品,具体事项如下: 一、征文要求 1.文章以“我与《中华风》”为主题,要求立意深远,文字平实,叙事生动。 2.稿件为作者原创作品,未在其他媒体或平台上发表。 3.体裁不限,字数3000字以内。 4.投稿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联系方式(通信地址、电子信箱、手机电话等)。 二、投稿方式 请将稿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至投稿邮箱:zhfzzs888@163.com;qq:1459347781@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中华风》创刊20周年征文投稿”,文件命名格式为“姓名+联系电话+标题”。 三、投稿时间 本次征文活动自即日起开始,截止日期为2024年11月15日。 四、评选及奖励 1.我们将组织专业评审组对投稿作品进行评选,最终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并颁发证书及奖品。 2.获奖优秀作品将在《中华风》杂志及官网等刊发。 五、注意事项 1.投稿者须保证所投稿件为原创作品,如有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投稿作品一经采用,版权归《中华风》杂志社所有,报社有权进行必要的修改和编辑。 我们衷心地感谢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合作伙伴和忠实读者的关心和支持。希望通过此次征文活动,能够进一步增进与大家的联系和沟通,共同见证《中华风》杂志社的辉煌历程和美好未来。 期待您的精彩作品! “庆祝《中华
全国首个诗育工程在银川启动
首届青少年诗歌教育学术研讨会、第一届中国繁星诗会同时举行 中国素有“诗国”的美誉,中华诗歌教育传统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盛夏八月,诗意飞扬,为弘扬诗教传统,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中国新诗创研中心、奥杯赛诗育中心联合主办的“诗育工程”在宁夏银川启动,首届青少年诗歌教育学术研讨会、第一届中国繁星诗会同时举行。 诗育工程启动 2024年8月6日上午,奥杯全国执委会主席、诗育推动人陈岩,诗育工程组委会主任、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向天渊等六位领导、嘉宾和六位小朋友共同放飞承载着诗歌梦想、象征着自由与希望的纸飞机,以此开启“诗育工程”。陈岩主席宣布“诗育工程”正式启动。 奥杯全国执委会主席、诗育推动人陈岩,诗育工程组委会主任、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向天渊教授,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蒋登科教授,诗育工程顾问、北海艺术设计学院陈敢教授,诗育工程组委会副主任、《香港文艺报》社长、主编林琳,诗育工程组委会委员、秘书长、《中国汉诗》主编王长征和周谨言、戎思朵、沈舒欣、傅琮越、郭宥、胡迪卡等六位小朋友共同放飞纸飞机,启动“诗育工程” 据介绍,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中国新诗创研中心、奥杯赛诗育中心联合主办,奥杯赛诗育中心承办,《香港文艺报》社、《中外诗歌研究》编辑部、《海燕》文学月刊编辑部、中英双语《中国诗系》编辑部、《中国汉诗》编辑部、北美时代出版社协办的“诗育工程”为全国首个诗歌教育工程,工程以“以诗育人 诗意
王广杰《通红的炉火》新书分享会在津成功举办
2024年7月13日下午,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广州购书中心天津店、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联合主办的《通红的炉火》新书分享会在天河城5层广州购书中心天津店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作家协会会员及媒体朋友,共同见证这本充满温情与回忆的散文集的问世。 活动现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副总编辑吴琼,北辰区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季晓涓,天津知名文史学者、乡土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档案馆近代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侯福志,书画家、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家、资深媒体人董欣妍,河东区松风东里党委副书记宋慧娜,天津光正冷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旭芬,天穆镇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秘书长兼法人代表徐涛,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常务社长贾旭,南开融媒体退休记者廖年生以及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理事、原天津重型机器厂领导同事、华信商贸中心同事、松风东里社区居民代表、宝兴里社区居民代表、三源书画院书画家、松风画院书画家代表、二宫散文班代表及各区县作协作家代表、藏族在津文友代表以及王广杰的家人出席了本次活动。著名作家、原天津市作协主席蒋子龙作为场外嘉宾为本次活动录制分享视频并为本书送上寄语。 王广杰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天津重型机器厂当工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真诚善良,逐渐成为企业干部,跑销售、懂经营、重运输,干得轰轰烈烈。他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且迷恋文学。他由写诗开始,进而进入散文写作的广阔天地,便有了这部散文集《通红的炉火》的出版。 分享会上王广杰先生表示,《通红的炉火》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段岁月的见证、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并从中收获对生活的更多感悟。 北辰区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季晓涓表示,王广杰先生心底里纯真、善良、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难、对人真挚的精神追求来自他天重的宝贵经历,这些宝贵经历最终凝结成《通红的炉火》这一充满温情与回忆的散文集。 著名史学家候福志表示,通过阅读《通红的炉火》这本书,唤起了几代人美好的记忆。这本书不仅让人重温了过去那些珍贵的历史瞬间,还深深激励着每一个读者在面对未来时勇敢前行。书中的情感和故事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让人们在追忆美好岁月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追求梦想和面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原重型机器厂老领导代表边少林表示,《通红的炉火》是王广杰先生智慧的结晶,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王广杰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视角,更是他在新时代征程中不懈努力与创新精神的体现。边少林期待,王广杰先生能够在未来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勇毅前行,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新时代、更具影响力和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 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常务社长贾旭表示,《通红的炉火》以其真实、真诚、质朴和深情的笔触,让人深深感受到作品的力量。这本书不仅呈现了生活的原貌,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唤起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思考。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副总编辑吴琼表示,作为出版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一直秉持着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精神文化需求的宗旨,努力出版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在《通红的炉火》出版的过程中,不仅深深的感受到王广杰先生对人生、对文学、对天重感情的深沉,也被王广杰先生的文学底蕴所折服。 分享会上播放了蒋子龙老先生的视频,蒋子龙先生